中国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患病率较高,有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慢性疼痛患病率达 60.2%。慢性疼痛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。慢性疼痛会直接限制老年人的日常活动,如行走、弯腰、上下楼梯等。慢性疼痛会导致老年人入睡困难、易醒或早醒。长期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力,诱发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,或加重原有基础疾病。
慢性疼痛也会影响心理健康。当老年人感到痛苦时,他们更有可能经历抑郁和焦虑等问题。此外,行动不便和持续的不适会导致社会孤立——这会使抑郁和焦虑变得更糟。
什么是慢性疼痛?
慢性疼痛(如坐骨神经痛)被定义为持续三个月或更长时间,或超过急性疾病的一般愈合周期(如创伤或术后疼痛未在常规恢复期内缓解)。部分学者认为,若疼痛在损伤或疾病治愈后仍持续 1 个月以上,也可视为慢性疼痛。
哪些常见病症与慢性疼痛有关?
慢性疼痛可能与年龄有关;它也可能由许多健康状况之一引起,包括:
1、关节炎
简单地说,“关节炎”的意思是“关节炎症”。虽然有 100 多种不同的类型,但骨关节炎 (OA) 是最常见的。当我们的臀部、膝盖、手或脚僵硬或酸痛时,OA 往往是罪魁祸首。炎症会损害骨骼、软骨、肌腱,甚至骨骼周围的肌肉,这会使关节变得疼痛。骨关节炎的风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。
2、背痛
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经历过某种形式的背痛,如肌肉拉伤,在电脑前懒洋洋地坐了太久,姿势不对,这些问题很少持续存在,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简单的干预而好转。然而,某些问题(如椎间盘突出、脊柱骨折或退行性疾病)可能导致持续的背痛。
3、偏头痛
偏头痛“不仅仅是”头痛。这是一种使人衰弱的发作,通常被描述为悸动、搏动性疼痛,伴有恶心、面部麻木和视觉障碍等症状。
发作性偏头痛并不常见,影响了全球多达 15% 的人口。慢性偏头痛——每月发生多达 8 次,持续三个月或更长时间——影响着全球约 2% 的人口。无论哪种类型,偏头痛相关疼痛都会干扰工作、家庭和社交活动。
4、纤维肌痛
这种情况会导致全身的、近乎持续的钝痛和压迫性疲劳,这种疲劳不会随着睡眠而改善。对于患有纤维肌痛的人来说,纤维肌痛会导致他们的大脑将非疼痛信号误解为疼痛。与骨关节炎一样,夜间和早上的疼痛可能会更严重。
5、癌症
癌症并不总是引起疼痛。当它发生时,它通常源于肿瘤(特别是当它压迫神经或身体的其他敏感部位时);手术;转移(扩散)到骨骼;或放疗、化疗或其他治疗的副作用。在患有癌症的人中,他们的疼痛可能是急性的(突然的和短暂的)或慢性疼痛。
6、神经病变
也称为“周围神经病变”,这种与神经相关的疼痛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。相反,它是由各种其他疾病引起或与之相关,例如糖尿病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外伤、毒物暴露、某些感染,甚至维生素 B 水平低。
神经病变通常会导致手脚刺痛,但也会影响身体的其他部位,并引起刺痛、灼热、麻木、虚弱等症状。
如何减轻慢性疼痛对老年人的影响?
1、早期干预:老年人需要定期体检,及时发现疼痛病因(如腰椎间盘突出、骨质疏松),避免病情拖延。
2、综合治疗:采用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、运动疗法及心理疏导。
- 药物治疗:通过调节神经传导、抑制炎症或改善情绪等机制减轻疼痛,如布洛芬、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类抗炎药,治疗肌肉骨骼疼痛(如关节炎、腰背肌劳损)、术后慢性疼痛;阿米替林、度洛西汀等抗抑郁药;加巴喷丁、普瑞巴林等治疗神经痛;吗啡缓释片、羟考酮等在其他药物疗效不佳时,治疗中重度慢性疼痛(如癌痛、严重关节炎)。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避免滥用;
- 物理治疗:改善局部循环与功能。热疗使用热水袋、蜡疗、红外线照射、热敷贴,冷疗使用冰袋、冷毛巾、冷冻喷雾。按摩(推拿)方式:手法按摩、筋膜放松枪、泡沫轴自我放松;
- 运动疗法:通过规律性运动改善肌肉力量、关节灵活性和全身机能,长期坚持可降低疼痛复发率。游泳、散步、骑自行车、椭圆机等低强度有氧运动适合慢性疼痛伴体能下降者;弹力带训练、哑铃等力量训练;太极拳、瑜伽、普拉提等身心运动缓解慢性疼痛伴焦虑、压力大;温水池步行、水中伸展、浮力训练等水疗法减少关节负荷,促进肌肉放松,同时提供阻力训练;
- 心理疏导:慢性疼痛常与心理因素(如抑郁、焦虑)相互影响,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能力;
疼痛日记:记录疼痛强度、触发因素及情绪反应,建立关联性认知。
放松训练:深呼吸、渐进性肌肉松弛,缓解疼痛伴随的焦虑。
正念减压:通过正念冥想等练习,帮助患者以非评判的态度接纳疼痛,减少对疼痛的恐惧和抗拒。
3、家庭与社会支持:家人需关注老年人的疼痛,陪伴老年人就医;社区可提供适老化改造(如楼梯加装扶手)、上门护理等服务。
4、健康管理:通过控制体重、适度运动、均衡饮食(如补充钙和维生素 D)预防慢性疼痛的发生或加重。
慢性疼痛对老年人的影响深远且复杂,需引起家庭、医疗体系和社会的共同关注,通过早期识别、规范治疗和全方位支持,帮助老年人改善生活质量,维持尊严与独立性。
相关阅读: